
近日在立法會會議上,有議員提出質疑,認為公務員每年出現懷疑濫用病假的案例不少,制度是否有提升空間與透明度。以下是公務員事務局對此的回應,以及公務員求職者應該知道的重點理解。
📊 三年病假情況一覽
工傷病假 vs 非工傷病假
在 2022 年,公務員因工受傷申請病假的總日數約 10 萬天;2023 和 2024 年每年則約 8 萬天左右。
非工傷病假方面:2022 年約 90 萬天(當時新冠疫情嚴重 ,許多確診者獲特許缺勤不必算作病假),2023 年為約 120 萬天,2024 年約 110 萬天。
員工放取病假日數分布(2024 年)
全年「零病假」者佔約 30%
放半天至 5 天的佔約 40%
放 5.5 天至 10 天的佔約 15%
超過 10 天者亦佔約 15%(這中間包括因工受傷、重大疾病者等)
這些數據顯示,多數公務員的病假日數其實並不高。當中部份長期病假者多與健康狀況或工傷有關。
🏥 病假制度與監察機制
公務員事務局解釋,政府對病假管理設有一套嚴謹機制,核心包括:
醫生證明義務 任何申請病假(兩日或以上)都必須提供由註冊醫生開出的醫生證明書。
持久病假評估 若某員工連續放取超過 91 天非工傷病假,部門管方需召開由三位醫生組成的醫事委員會,對其健康狀況作獨立評估。除非獲得醫事委員會建議批准該員工放取病假,否則部門可拒絕批准該員工 的病假申請。
懷疑濫用時的處理 如懷疑某員工濫用病假,管方可要求該員工向政府或醫院管理局醫生或診所求診。在此情況下,不論病假長短,員工都必須出示由政府或醫院管理局醫生或診所簽發的醫生證明書,才可獲准放取病假。
如發現濫用、造假 如果調查發現有濫用、造假或其他違規情況,部門管方可據此採取紀律行動。如發現個案涉及刑事成分,部門管方亦會向相關執法部門舉報。
監察與督導 事務局會定期收集各部門的病假數據,若某部門的病假趨勢異常上升,局方會要求該部門檢視其內部政策與操作,並強化督導。
⚠️ 你需要知道的事情
雖然制度完善,但落實與監察才是真功夫。部門若出現異常趨勢,將被要求釐清成因與加強管理。
若你正打算進入公務員體系,了解官方制度與流程很重要。知己知彼,才能更好應對。
若已入職政府的你長期需要病假 或健康狀況欠佳,這套制度亦意味著部門與同事會對你的請假情況關注更多;及早與主管溝通、提交醫療證明,是保護自己的一環。
求職者要有心理準備:公務員並非可以「無限放病假」。制度雖然保障員工健康,但同時亦設有嚴格規範與監察機制。若抱着「長期病假也能安然無事」的心態入職,很可能會失望。
💡 延伸資源:想了解更多政府資料,如官腔的語文風格以作公務員面試之用,可參考CRE Mock的 《面試筆記》,助求職者更在面試中更知己知彼。
⚠️ 免責聲明:本文僅提供資料整理與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門立場。求職者應以官方公告及網站資訊為最終依據。
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政府工的應考建議、模擬題資源或面試資訊,請持續追蹤我們網站及 Threads 平台。
